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Taiwan Institute of Fetal Medicine)
協辦:臺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台兒診所 目的:以跨界合作的方式,培訓年輕放射線醫師從事胎兒磁振造影專業,共同提昇胎兒影像診斷的服務品質。
緣起:
2013年,台兒診所張東曜醫師與北榮放射線部郭萬祐醫師共同發起『北區胎兒影像學季例會』,每季定期號召同道討論胎兒超音波與胎兒磁振造影病例。
2016年,台兒團隊與北榮團隊進一步成立『台灣胎兒影 像學工作小組』,廣納兩方年輕婦產科醫師及放射科醫師推動學術交流。
2017年,兩方正式建教合作建立 『多學科專家會議』的合作機制,由產前診斷團隊和放射科醫師一起提供病患諮詢並參與共享決策。2018年,台兒與北榮榮科中心建立轉診機制,推動全方位自費胎兒磁振造影檢查,並忠實反應人員與設備的 成本和專業的付出。
2019年,台兒張東曜醫師號召同道發起『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以民間自發的力量 ,推廣胎兒醫學。經過多年的努力,兩方的合作由每季的學術研討會,發展到每月的工作會、和每週的多學科專家會議,除 了參與數篇學術論文發表外,也出版了兩本胎兒磁振造影病例集,造就了台灣培養胎兒磁振造影專長的 絕佳環境,也提供了胎兒超音波和胎兒磁振造影兩大領域專家交流的重要場域平台。
2021年,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以為國舉才為出發點,發起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劃,邀請北榮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擔任指導老師,跨界共同研訂訓練計劃,將逐年招募及培訓有志發展胎兒磁振造 影專長的年輕放射科醫師,並與本會諸專家顧問共同指導。研修醫師於完成訓練要求後,由本會及兩位 指導老師共同頒給結業証書,並成為本會未來是項計劃的備位指導老師。
訓練時間及容額:以每位研修醫師培訓12個月或完成50例胎兒磁振造影檢查及其相關資料製作為原則。
訓練地點: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兒診所。
訓練資格:放射線資深住院醫師(R3以上)或年輕專科醫師。
訓練個案來源:榮科影像中心全方位自費胎兒磁振造影檢查為主,放射部健保腹部MRI代碼執行的胎兒磁振造 影檢查者為輔。
訓練要求:
參加本會及台兒診所舉辦之胎兒影像學季會、月會、及每週(視約診而定)的多學科專家會議,提供磁振造影診斷專業意見。
參與胎兒磁振造影掃瞄檢查、診斷、報告、及諮詢,並就臨床思路,將個案整理為可供未來教學及參考之用的病例報告,供本會收錄於『台灣胎兒磁振造影病例資料庫』內。以一年50例為度(每月完成3-5例),逐例由指導醫師指導費。
鼓勵年度內於醫學期刊發表一篇胎兒磁振影像學相關的論文,擔任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作者序由臺北 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主導。(本計劃認定的醫學期刊,包括: 收錄於SCIE、SSCI、EI、Index Medicus、 Excerpta Medica (e.g. JMU)、衛生署委託甄審專科醫學會收錄類別的醫學雜誌)
鼓勵擔任本會年度胎兒醫學工作坊之講師。
鼓勵擔任本會「台兒通訊」專欄撰稿人,每期提供1篇胎兒磁振影像學專業文章。
為推動社會大眾重視胎兒影像醫學的發展,本辦法並鼓勵參訓醫師於網路平台發表胎兒磁振造影相關科普文章,提昇醫療同道及一般民眾對胎兒磁振造影檢查醫療服務的認知,建立新興醫療專業領域的形象。成效卓著者,另行表揚鼓勵。
以參與負責執行50例胎兒磁振造影檢查為認證標準原則,訓練期滿,由本會委任資深放射科主治醫師核定,並頒給由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署名的「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證書」(Certificate of Fellowship in Fetal MRI, Taiwan Institute of Fetal Medicine),並成為本會胎兒磁振造影備位指導老師。
本培訓計畫自2021/07/01開始實施。
聯絡窗口:社團法人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
相關連結>>>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